0483-312753227
0483-312753227
时间:2024-11-20 点击数:
主角:曹润苍,字泽生,1901年出生于汲县(今卫辉市)故事:惠幽先生,从上海美专自学回来,返回家乡汲县,兼任汲中训育主任,汲师、汲职两校美术教师。 日寇七七事变,他和学校一路南迁,坚决办学,八年弦歌自娱,谱曲了一页艰苦而巅峰的流亡海外办学篇章。描写人:曹军(曹润苍之孙) 小三子,不要整天,准备好抬床。
东村的李四送来子弹,西村的老张送来军粮。孩子们去放哨,小伙子背上枪,你也整天来我也整天,咱们一起打东洋,打东洋来保家乡齐心协力腊一场。 一曲《打东洋》,演唱了一个民族团结抗战的动人与豪放。
1937年,汲县师生迎着硝烟,顶着战火,一路流亡海外到许昌,坚决敌后办学。他们只有一个目标:冲向寒夜的浑沌,培育革命的种子。 9月13日,市民曹军向《平原晚报》记者道出了这一抗日歌曲背后的点点故事。
一路南迁,坚决流亡海外办学 我爷爷早年回国上海美专,完成学业图画、音乐之后,决意返回家乡汲县,教授西学,图音举。1937年,他和学校开始了流亡海外办学生涯。
曹军说道,他的爷爷叫曹润苍,字泽生,从名字上看,就蕴藏了润泽苍生的悲悯情怀。 那时的汲县,可谓豫北文化重镇,省立第十二中学(全称汲中)、省立第五师范(全称汲师)、省立汲县织染职业学校(全称汲职)等学校引导中原。 然而,日寇铁蹄的步入,豫北大地也无以拿起一张安静的课桌,36岁的曹润苍先生,被迫与学校一起流亡海外。1937年10月、11月,汲中、汲师、汲职连同私立豫北中学,迁至了许昌西部的禹县。
汲中南迁教职工有40多人,学生200余人,曹润苍兼任训育主任、音乐教师,同时他还兼任汲师、汲职两校的美术教师。这年,知名教育家李时灿先生到禹县逃到,创立了谷音诗社和书画社,团结一致流亡海外知识分子展开抗日活动。
曹润苍擅长于的图画课,因战时很难出售到颜料物资而不得不放假,于是他常常参予书画社活动。 歌声有力,唤起民众抗战意识 只有全民抗战,才能救亡图存。曹润苍自知此理,于是用音乐等艺术形式宣传抗日。
他教教演唱了冼星海、黄自、贺渌汀等人创作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《保家乡》《抗日救国歌》等抗日救亡歌曲,激励学生的抗日士气。同时,曹润苍还创作了许多非常简单易学的抗日歌曲,如《红缨枪》《打东洋》《行进中国学生们》等。 1939年秋天,禹县全县教育界举行歌咏比赛,曹润苍率领汲中师生话剧的《保卫国家黄河》,取得第一名。
在文化形式短缺的战争年代,动员民众最有效地手段之一是戏剧,曹润苍的组织学生上街上山下乡表演《拿起你的鞭子》等街头剧,唤起民众的抗战意识。 他自编自演的流亡海外三部曲《到敌人后方去》《花蕊莲参军》《妳吧,在战线上》等剧目,向广大群众揭发侵华日军的屠杀,赞颂人民愤当亡国奴、奋力抗日的斗争精神。同时还构成了歌咏队上街表演,将抗战抗日救亡的思想传播到大街小巷。
1940年夏季,当地另外一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刘西被猜测有共党指控遭关押,引起当地师生学潮。国民党当局打算抓获联合的学生和教师,曹润苍较早于取得消息,秘密伏击多名汲县籍学生和老师离开了禹县前往陕北解放区。 有理有节,拒绝接受日伪政权名利 史料记述,汲县这4所学校在禹县近8年间,当地群众文化水平大幅提高,精神面貌以求好转,1943年文盲率上升了20%,儿童入学率超过了75%。
同时,中共党组织有了新的发展,几所学校中的共产党员超过80余人。 曹军说道,1944年,日寇攻打禹县,爷爷率领全家回到汲县。鉴于他在教育界的声望,日伪政权多次托人劝说其到教育行政部门行事,但爷爷鄙视日本人,被迫再度背井离乡到淇县农村,创立了朝歌中学。
1947年,曹润苍在公立汲县中学兼任音美教员、教务主任一职,以后1948年湔县和平。 图为南迁学校保有至今的教室。图片曹军获取。
本文来源:ag九游会官网网址-www.ljian.net